首先要问一个问题,学前教育是否重要。不管我们认为多么重要,但是国家政府却不这样认为,我们的很多家长也不这样认为。我中学的时候记得有次作文说你的理想,我当时很清楚想研究心理学,到了高中阶段,我想得更加具体,想研究心理学对人的影响,大学的时候我想得清楚,一个人在6岁前后到底是怎样影响人的一生的,我那个时候认为家庭教育远远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。研究生的时候我终于到了北师大学习我喜欢的专业儿童心理学,我终于从经验认知到了理论认知。美国有一个20年的跟踪研究,在对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投入中,学前教育投资所取得的回报最丰,其对幼儿个人的回报率为1:4.17,而对其他阶段教育投资回报不到1:2。我有个很好的朋友,非常聪明,我一直很佩服他对数字的敏感,他数学很好。有次我们聊起来这个,我就说,你可以回忆一下,我敢确定在学前阶段肯定有让你认为对你的数字很有帮助的记忆,他是说我很小的时候,就会背诵1-100,20用以内的加减法父母很早就教给了他。我还有个师姐,她现在资产我也不知道多少个亿,但是她现在每年的纯收入不会少于3000万。她非常有领导才能和组织才能,沟通能力也非常好。我就问她,是什么对你有这样的影响呢?她告诉我,很小的时候,我被寄养在外婆家,另外我读的寄宿幼儿园,所以我的独立,沟通能力估计和这个有关系。你们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想想,你身上的优点和你学前阶段有什么关系,你的缺点有什么关系,我想大家都能找到一些线索,我想要说的很清楚了,那就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是任何阶段都无法相提并论的。
接下来,问题来了,学前阶段教育既然很重要,那么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学前教育,但好像效果并不甚明显啊,我们70年代生的人,尤其是前期生的人,好像很少有上幼儿园的,为何该成功的依然成功呢?这是两个问题:1、学前教育不是幼儿园教育 2、即使都重视学前教育,但是学前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才是决定因素,如果早期获得的是影响一生的教育内容,则容易成功,反之则难。
1、学前教育不是幼儿园教育:不管你是否上幼儿园,我们都在成长都在接受教育,在0-6岁之前,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远远大于幼儿园,家庭的和谐,父母的遗传,父母的性格、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着人一生的幸福和成长。上不上幼儿园,6岁之前的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。所以家长必须要不断学习,学习怎么成为一个好的父母,学习如何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。反过来,幼儿园也不用自卑,虽然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幼儿园起得作用不是最重要的,但是在独生子女社会的当今中国,幼儿园能解决人际交往的问题,解决分享合作的教育命题;同时一个好的幼儿园能提供系统的知识,能帮助家庭更好的建立幼儿的行为规范。所以,在都市里,不上幼儿园的孩子绝对是极少数。
2、对学前儿童而言,什么最为重要。 根据我的实践及教育理论的学习,下面的教育内容比其他的教育内容更为重要:
2.1,语言沟通: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语言是智力、是思维;那么在学前阶段,我们要非常重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,重视语言能力的发展,提倡分享阅读和亲子阅读,角色扮演、新闻播报,菜名播报等等具体的策略和方法,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。 2,2合作交往:个人的成功、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合作,重视协作的作用,创造合作的机会,在幼儿园要提高工这样的机会和教学模式,教会孩子具体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和技巧,分享、合作、谦让、妥协等等技巧。 2.3,自信自主:孩子是学习的主人,孩子自主的学习,良好的学习习惯,求知的欲望。这是我们幼儿园的宗旨所在,幼儿主导,教师引导。 2.4,探究创新: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,对知识的渴望,动手的能力,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。 2.5,关爱责任:包含自律和规则意识,对权威的敬畏,对父母的孝顺,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心,对社会、环保、生态的关注、责任。
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,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才是真正高质量的、最有价值的幼儿教育,幼儿发展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。新《纲要》明确指出:"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……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";强调教育活动要"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,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"。新《纲要》在其各领域的目标、内容、要求和组织的实施、评价等部分的表述中,非常重视幼儿自身的“体验"、"感受";强调"合作"、"参与"、"探索"、"自主选择";注重幼儿的"情感"、"态度"、"价值观"和"良好习惯"的形成;提倡教师通过"引发"、"支持"幼儿与环境的积极互动,让幼儿去"主动构建" ……"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、态度、能力、知识、技能等方面的发展;教育内容的选择是贴近幼儿的生活,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,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,突出自主、自信的主题精神。"
借用日本著名教育家松浦晃一郎的话: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让儿童能够一生持续地学习,有尊严、有质量地生活;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充分的贡献,并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。 |